Friday, January 13, 2023

翁精敏:谨防社交媒体带来冷漠症

翁精敏:谨防社交媒体带来冷漠症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story20230113-1352884

 方向盘

WA是手机社交应用软件WhatsApp的简称。WA从开始问世到几乎完全取代手机短信(SMS),不过两三年时间。原因很多,除了它可以图文并茂把信息表达得更清楚,更具吸引力外,最有效的就是它的“群组”(或称“群聊”)功能。

这种功能在电子邮件就已具备,只是WA更胜一筹,甚至可以为群组命名,分门别类。例如老同学组、XX行动组、家庭组、夫妻组,甚至与自己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开一个“组”来自我提醒或存档。笔者就开了一个“消费组”,将所有关于个人和家庭开销的资料在组里“分享”。

这类具备多种功能的社交媒体软件带给人们许多方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人的距离。例如多年没有联络或已失联的老朋友,可以借当上“群主”的有心人士所开设的群组,彼此重逢。

不习惯打电话问候了?

问题是自从有了SMS到WA这些玩意儿,人们越来越少用电话直接联系沟通;即使老朋友联系上了,大家也已经不太习惯打电话彼此问候和闲话家常。能免则免,一方面是怕对方不方便接听电话——现在要打电话给朋友还得预约呢!——另一方面很多人喜欢用可以修饰、先草拟的文字来传递信息,以免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且WA还有一项功能,就是能删除所发出的信息,避免说错的话成为别人的把柄或笑谈。

当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网络上发出去的信息(包括通过语音的)即使删除了,也难保有朝一日需要时会被还原成为“呈堂证供”。因此要嘛不说,要嘛见面才谈,不然就别去在乎,只要“说话”(发信息)前尽量先过目三思。

令笔者纳闷的是自从有了WA,越来越多人似乎也越来越冷漠。这并非说人们真的变得冷漠(见面时还是非常热情的),而是指人在使用WA时,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有时候对方的确是在地球另一端)的态度。

举例:某位热心群友天天在群里分享(往往是转发)他或她的资讯。偶尔有人会点赞(通常都是同样那几位“支持者”),但大多时候信息都有如石沉大海:群友个个躲在群(众)里“惜口如金”。把石块抛落枯井中还会获得一点回声,把信息分享给群组的回应,往往却叫人感到失望落寞。

当然,我们无须要求群里每个人都对所收到的每一则信息点赞回应,否则每人每时每刻必应接不暇。反之亦然,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在生日当天,对群友的祝贺必须不厌其烦地一一回复致谢的无奈经验吧?笔者建议:下回若在群里知道朋友生日,不妨发一则个人短信给对方祝贺。相信这会比在群里不断给对方“疲劳轰炸”来得有诚意,同时也不会干扰到其他群友。

回到“WA冷漠症”这个主题。除了前面提到“躲在群里沉默无声”的冷漠表现,最令笔者感到意外和莫名其妙的就是:当我发一则个人信息给某人时(有时候还加上称呼和讲解),对方竟然也是一言不发。其中一个原因是可能对方读了,却没有马上回复,结果后来忘了。

因此,为免误会,若是个人发给我的信息,我都尽量在第一时间回应。即使是一则转发来的资讯,我也会回个“谢谢分享”(现成“贴纸”非常方便)。至于是否一定要每则别人“分享”的资讯(尤其是视频)都打开阅读观看,笔者认为见仁(人)见智:若对方是相当有品味的分享者,所分享的资讯往往值得一读/看或点赞;如果暂时不方便,不如先收藏起来,可以转发去一个特为自己开的“经典收藏”组,待有空才打开来。好资讯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不要轻易错过或删除。

倘若对方对“专程”发给他的信息刻意回避、视若无睹,不如自我检讨一下:或许给对方的资讯太过频密,以至变成“资讯轰炸”了。笔者就曾从早到晚不断收到同一位朋友发来的“分享”,结果因吃不消,索性不再回应,希望对方知难而退。很可惜的是,对方是“知难”了,却也从此退隐,不再与我联系了。

是的,在后现代(或“后后现代”?)的今天,利用手机社交软件作为沟通平台,过于火热或过于冷漠,皆会带来不良效果。学习与朋友,尤其是老友保持君子之交,却又不淡如水(冷漠),实在需要一点天赐睿智和人间温情。

作者旅居海外从事社区教育福利工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