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7, 2024

保住特选学校的“特”

保住特选学校的“特”

https://www.zaobao.com.sg/forum/talk/story20240517-3675479

2024-05-17

卢桂霞

特选学校从1979年开办至今,走过45年。它曾经是一个闪亮的光环、一个百花灿烂的桂冠。但到今天,特选学校还有吸引力吗?

开办特选学校的目的,是要在华族文化的氛围下,培养双语人才,并扎下深厚的文化根基。除了注重华文的学习之外,也设法提高传统华文小学学生的英文能力。于是,安排他们去英校浸濡,设立语言视听室,加强英语教学。之后到1980年代,教学媒介语改变了,除了高级华文和中华文学两个科目外,其他都以英语教学。毋庸置疑,开始的这几批小学华校生,受到很大的冲击和阻力。但凭着“华校生”坚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也熬过来了。

到了1990年代,大概已没有英语英文的问题,特选学校也在这时受到高度的重视。在培养双语精英的精神感召下,通晓双语的特选学生在企业管理、卫生医药界、政坛、文教界及其他各行各业,甚至进军海外市场时,都受到礼聘,崭露头角,获得各界的一致好评。

进入千禧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资讯的迅速传播,学生的思想理念、行为作风都有很大的改变。除了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家长坚持在家说华语之外,英语逐渐成为家庭用语;学生之间的交谈,即使作华文专题作业,或在课后讨论某些课题,多数以英语进行。学生对华文缺乏兴趣,水平逐渐滑落,已是不争的事实。

时至21世纪20年代中的今天,社会局势风起云涌,文化的时尚与潮流,已有本质上的转变,如果墨守成规、目光短浅,势必落在时代的后头。没有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眼光,忽略中国的崛起,漠视华文华语的学习与应用,必将使自己无法再在各领域独领风骚。所以,特选学校如何审时度势,与时并进,加强华文的教学,营造华族文化的氛围,是刻不容缓的事。

首先,一定得保留作为特选学校的特质,扎根华族文化,举办有关母语的各种活动,如写作、演讲、讲故事、相声、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提高对华文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其次,学校可在校园内办壁报,张贴学生的华文习作、书法,也可张挂名家的字画。只有在多接触、多观摩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好奇心和好学心。

第三,中文学会应是学习华文的主干力量,在推行华族文化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所以,学会的活动应涵盖文学方面,如古文、诗词、名家小说的分享和朗读;时事分析、戏剧、相声、京剧表演;临摹书法、学习华族舞蹈等等。如果能主办常年文娱演出,更能让学生沉浸在华族文化的海洋里。

第四,早些年的特选学校都有出版文学作品专辑,这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我国文坛带来生力军。

此外,让学生走入文化社区,参与各文学团体或读书会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分享会、专题讲座等,都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如此一来,特选学校的学生,必能在大时代的潮流中,有多方面的作为。

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只有不忘初衷,各界人士携手合作,才能让特选学校更上一层楼,并把“忧势”转为“优势”。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