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滨海湾般大可防洪 东海岸外填海造“长岛”建蓄水池
字体大小:
- 小
- 中
- 大
从滨海堤坝至丹那美拉渡轮码头,我国将在东海岸水域填海造岛和兴建蓄水池。面积约等于两个滨海湾的人工岛落成后,既可缓解海平面上升对我国带来的威胁,也能打造休闲设施、住宅,以及工业园区等。
名为“长岛”(Long Island)的人工岛占地约800公顷,将耗时“数十年”发展,相关技术研究明年初开始,预计为期五年。与此同时,市区重建局和公用事业局也会与公众和利益相关者接洽,继续征询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星期二(11月28日)为一场介绍改善东海岸公园环境和植树活动致辞时,宣布长岛发展计划。
根据初步构想,长岛将由三块填海土地组成,它们会高于现有土地,一字排开形成一个“岛链”,从滨海堤坝延伸至丹那美拉渡轮码头,横跨东海岸公园,总长约18公里。
长岛将建在东海岸公园外的海域,与公园平行,两者之间的水域则会形成新加坡第18个蓄水池。
填海新增的土地可用来兴建住宅、发展服务和娱乐设施等,以及为东海岸公园增添20公里的滨水公园,把现有的滨水区长度拉长多两倍。
李显龙总理曾于2019年的国庆群众大会演说中提及建造长岛防洪的计划,市区重建局也在去年的长期规划检讨展览上展示这个方案。
这并非我国首次在东南海岸大规模填海。上一次的填海工程在1966年,也就是我国独立隔年开始,历时超过20年。范围从丹那美拉勿刹路到直落亚逸盆地,面积超过1500公顷,相等于2100个足球场。马林百列组屋区和东海岸公园所在之处,便是当年填海所造的土地。
李智陞说:“50多年前,当我们的先驱在东海岸展开填海工程时,他们不仅是在解决新加坡当下面对的迫切挑战,而是把目光放得长远,想象未来可能的样子,为后代创造空间和机会。我们必须延续这样的长远规划。”
随着气候暖化,估计到了本世纪末,我国四周的平均海平面可能上升高达一米。若涨潮和风暴潮同时发生,海平面甚至可能上升四五米。
新加坡是个低洼岛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比平均海平面高不足五米。李智陞指出,眼前的一项重大工程,是要为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做好准备。由于东海岸面对的水患风险很高,所以须采取措施,保护人们的家园和生计。
曾探讨其他可能方案 包括沿岸树立“长墙”
除了筑建长岛外,当局也曾探讨其他可能的方案,包括沿岸树立“长墙”。
但这意味着,必须沿着滨海东至丹那美拉建造高达三米的海堤,来阻挡高涨的海水,以及设置12个防潮闸和泵站,以避免海水回流。这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如此一来,公众就无法亲近大海,也须牺牲多达15个足球场的空间来建防潮闸和泵站。
相较之下,长岛方案是个更合适的选项。因为可以大致保留现有的东海岸公园,公众能在新的蓄水池上进行水上活动,也可以把防潮闸和泵站的数目大大减少至两个,这能控制新的蓄水池的水位,进而降低东海岸地区淹水的风险。
由于长岛的规划现仍处于早期阶段,当局预计最终定案,包括长岛的形状还会继续修改。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