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29, 2023

96岁北大教授夫人 断食断水4天结束生命 留下一句话引人深思

打开App
APP内打开

96岁北大教授夫人,断食断水4天结束生命,留下一句话引人深思

关注

1

2017年,著名政治学家、北大教授赵宝煦的夫人陈司寇逝世,享年96岁。

她的死因竟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断食断水、坚决拒绝儿女的帮助。

文章图片1

陈司寇跟大多数老人都不一样,她从不畏惧死亡,她一直认为老人上年纪后要看开一点,只有这样才能活得轻松,生活质量才会提高。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思想开明的老人,却在最后的阶段选择断食断水4天,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临终前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至今都令众人深思。

那么陈司寇为何要这么做呢?她又留下了一句怎样的话?

2

陈司寇的丈夫赵宝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里,10岁时才进入小学,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多次辍学。

一位天主教神父见他可怜,就对他说,只要他肯信教,就帮他交学杂费,但赵宝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当时浙江有个政策,只要考了第一名就能免除学杂费,赵宝煦特别刻苦,从初中到高中一直稳居第一,没花家里一分钱。

后来他考上了北大,正赶上“七七事变”,他和同学们只好逃离了北平,辗转来到了昆明,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

文章图片2

可昆明也不太平,日本侵略者一路打到了贵州,赵宝煦和几个伙伴一样,投入了如火如荼的学生运动中,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他留在了北大任教,并与陈司寇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了北大的政治系主任。

《政治学概论》、《中国政治学的复兴》等都是出自赵宝煦之手。

2012年赵宝煦去世后,有记者问陈司寇:“你打算怎么度过晚年生活”?

在大部分人眼中,失去老伴的独居老人并不好过,但陈司寇还是活到了96岁,有人甚至说陈司寇有长寿基因,可她却不以为然:

“我的确有长寿的办法,不过我想走的快一点”。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文章图片3

陈司寇说,人到了70岁以后会很难过,身体每况愈下、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很容易跟社会脱节,尤其是独居老人,90%都患有忧郁症。

所以老人是弱势群体,身体弱,精神也弱。

庆幸的是,陈司寇的三个子女都很孝顺,他们担心老人独自生活无人照料,曾多次提出让母亲搬过来一起住。

但陈司寇不乐意,就连子女提出请保姆一事也极力反对:“我有手有脚,生活还能自理,头脑也没啥问题,不需要人照顾”。

不过她还是拗不过子女,只好答应每周让保姆来两天,收拾收拾家里的卫生就好,其他事情她都要亲力亲为。

文章图片4

陈司寇自己买菜,自己做饭刷碗,衣服也是自己洗,她总觉得习惯了依赖别人就会变得懒散,老人一旦失去劳动力后,身体素质就会下降。

每天早上6点,她就开始了一天充实的生活,先是做按摩、做早操把一天的精气神提上来,再准备9点前吃上早餐。

做早饭的时候,她会习惯性的打开电视机听新闻,看看哪里又发生了什么新鲜的事情。

文章图片5

子女经常打电话过来,怕她一个人孤单,但她却说:“我每天都很忙,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怎么可能孤独呢”?

陈司寇不习惯和保姆共处一室,也不喜欢有人打扰她,她的确很忙。

吃完饭后她开始读报纸看书,尤其是《易经》,她看了一遍又一遍,把喜欢的段子全都抄在了一个红色本子上,每次读都别有一番风味。

这是陈司寇的精神食粮,很多独居老人之所以觉得孤独寂寞,就是少了精神上的充实感。

陈司寇最喜欢研究天文地理、戏曲、体育,她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怎么学都学不完,闲下来的时候她也会像年轻人一样追剧。

她努力感受剧中人物的悲与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也没人笑话。

有时看到一个比较有趣的场景,她还会想导演为什么这么拍,如果是她在撰写剧本,又会怎么安排。

所以她这一天下来,一点都不觉得乏味。

文章图片6

可即便如此,子女还是会隔三差五的来看她,生怕老人在家里出现什么问题,每次来都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后来,陈司寇特意嘱咐子女,不用经常往她那里跑,也不用带这么多吃的喝的,她一个人吃不完,浪费食物是可耻的。

她理解子女们工作辛苦,况且孩子们已经进入了中年阶段,各自有各自的家庭,来回折腾只会浪费难得的休息时间。

“一个人生活是常态,我不希望真的沦为弱势群体,儿女们来看我那是我的福分,但不是他们理所应当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没个容易的”。

她从不围着子女转,也不求他们能回报什么,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老一辈怎么对待下一辈,下一辈就会怎么对待他的子女。

一家人互相体谅,家庭才会幸福。

而且她也不希望过度依赖子女,人总是要分离的,何况她已经年过九旬了,如果天天和孩子们腻在一起,陈司寇怕万一哪天她不在了,子女们会很难走出来。

文章图片7

但陈司寇也很柔情,无论哪个孩子过生日,她都会准备一万块钱的大红包,谁家里需要用钱了,她也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

她说:“反正入土后也带不走,与其等他们理直气壮的继承遗产,不如趁我活着让他们都高兴高兴”。

陈司寇的豁达,相比起那些精打细算、抠抠搜搜的老人来说,她过得更加开心和洒脱。

而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开心快乐的情绪可以对身体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开心的状态会降低内分泌的压力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免疫系统。

这也是为什么她55岁退休后,在近40年的生活里身体一直很好的原因。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后,都恐惧死亡,大部分老人都是在慌张中数着天数过日子的,哪里还顾得上心情呢?

其实现在很多老人的生活习惯并不好,只要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就赶紧去医院打针吃药。

文章图片8

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大把大把的吃药会降低耐药性,很多药物还会产生副作用,等以后真有大病需要用药时,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所以一些轻微的不舒服,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解决,不一定非要依赖药物和医生。

不是说医生不好,有些老人因为害怕死亡盲目的“崇尚神医”,看见电视里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在卖药,就会当成“神丹灵药”。

他们认为吃这些东西能永葆健康,时间久了才发现事与愿违,不仅没治好病,还花了不少钱。

老人在生死面前总会失去理智,他们仿佛忘了世上没有神医这回事,就算身边有个可靠的医生,也不代表能留住健康。

所以陈司寇觉得,最好的保健医生就是自己,老人最好要懂得一些医学常识,万一自己不舒服了,能通过按摩、用药,把一些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文章图片9

有一年,陈司寇患上了皮肤瘙痒症,这个病症折磨了她很久,那种钻心的瘙痒感常常令她夜不能寐,她去医院拿了药膏,涂抹了很久都没效果,于是她决定亲自寻找解决方法。

首先,她按照书中说的那样改变了饮食习惯,又学会了穴位按摩,这不仅减轻了瘙痒症状,还为她的生活解决了很多问题。

比如陈司寇的腰不太好,后来也是通过按摩穴位解决的。

她一直认为,与其整日活在对死亡的惶恐不安中,有事没事都往医院跑,不如活得痛快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养生、学习、保持好心情,就是她特有的“长寿之道”。

陈司寇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其实70岁时我就做好了离世的准备,人固有生死,没什么可怕的”。

文章图片10

3

2015年,陈司寇突然尿血了,她知道这一次按摩穴位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

在子女的劝说下,她在医院做了检查,发现左肾上有一个肿瘤,医生说很可能是癌症。

三个子女和医生都建议陈司寇进行手术治疗,但她不接受,她说:

“我已经94岁了,身体经不起折腾,就算切除了肿瘤,谁能保证我不会出现其他的病症?”

不过陈司寇也不是坐着等死,虽然拒绝在医院接受治疗、也拒绝服药,但她有着自己的抗瘤方法。

陈司寇知道肿瘤喜欢酸性,不喜欢碱性,于是她基本戒掉了大鱼大肉,平日里大量吃蔬菜,尤其是有着“抗癌功能”的西兰花和香菜。

她就用这种方法和肿瘤“和平共处”了2年,她从不在乎身体里的肿瘤有没有变大,也从未去医院检查过,好像已经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文章图片11

陈司寇还是跟之前一样,每天都很忙,读书、看报、读《易经》、看电视,后来她成了体育界丁俊晖的粉丝,每次偶像赢了比赛,她都会像个孩子一样欢呼起来。

两年的时间里,陈司寇的状态常常给子女一种“母亲被误诊的感觉”,他们说母亲看起来比70岁的人还要硬朗:

“以前我们觉得,人到了终年肯定都会卧病在床,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是错的”。

文章图片12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长寿”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人人都想让生命有所“长度”,但陈司寇却不在乎,她更看重的是生命的厚度。

2017年4月,陈司寇体内的肿瘤终于发作了,仅仅过了半年后,她就无法下床了。

子女轮流劝她去医院,但她还是拒绝了,从确诊到现在陈司寇一粒药物也没吃,只是每天坚持按摩一下腿部。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我已经赚了,现在我只希望走得快一点,尽量减少痛苦,不给孩子们和社会添麻烦”。

她的这句话,至今令人深思。

文章图片13

4

2017年10月17日,陈司寇开始断食,她的头脑特别清醒,但子女送到嘴边的饭一口都不吃,后来连水也不喝了。

子女都明白,母亲是打算用断食断水的方法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2017年10月21日,4天水米不进的陈司寇安详的闭上了双眼,享年96岁。

她没有留下任何遗憾,也不用牵挂遗产分配的问题,走得干脆又有尊严。

按照联合国标准来说,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即为老龄化社会,据2021年统计,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67亿,占总人口的18.9%。

中国,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

而老人最怕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感,死亡是一种未知领域,随着器官的衰弱和年龄的增加,老人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文章图片14

尤其是失去另一半的老年人,他们更是徘徊在孤独和恐惧中的弱势群体。

陪伴、关心,往往是他们最想得到的礼物,而这些因素,又何尝不是老人的“长寿”秘诀呢?

再反过来讲,若老人都能像陈司寇一样对生活充满激情,丰厚自己的精神世界,又何尝不是“养生”之道呢?

愿老人们都能老有所依,也愿子女们能给他们最温暖的陪伴,让老人不再孤单。

热门评论
头像
醉美东湖
255
活的通透的老人家我无法决定自己如何来到这个世界,希望能够自己决定如何离开
4回复2个小时前
头像
寂寞行者
9
家里老人93岁那年夏天开始吃不下东西,最后喝水也咽不下,医生诊断身体虽然虚弱,但没有什么病,精神也还清醒,家人每天诵地藏经。后来一位修行人告诉,老人在人间的饭已经吃完了该走了,连口水也带不走,家里诵地藏经阻住了来接的,老人走不了又活受罪,让停止念经,并在院子里烧纸,说“该来的来,该走的走”,结果当天晚上老人很安详的走了
回复23分钟前
头像
突破周期律
国家电子工程师
40
也不好说是断食吧,我们家老太太,94了,开始不肯吃饭了,象哄小孩吃饭一样哄着她吃,还是不肯多吃,说是吃着不舒服,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不舒服法,也许,这是一种比较自然,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寿终过程吧…
5回复1个小时前
头像
怀揣梦想的富翁
0
陈司寇也很柔情,无论哪个孩子过生日,她都会准备一万块钱的大红包,谁家里需要用钱了,她也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 她说:“反正入土后也带不走,与其等他们理直气壮的继承遗产,不如趁我活着让他们都高兴高兴”。 陈司寇的豁达,相比起那些精打细算、抠抠搜搜的老人来说,她过得更加开心和洒脱
回复5分钟前
头像
默客291
51
国家应该制定法律,允许安乐死,这样,让死者能有尊严的逝去,提高逝者的生活质量,还不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子女不至于看着老人在病床上痛苦挣扎而束手无策。人早晚都要逝去,与其在病床上痛苦的挣扎,还不如有尊严的逝去,对于独孩家庭,当老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的时候,孩子始终守在病床前,估计老人还没有病逝,孩子就可能累的先行离开人世了。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法律专家们,该制定一个合情合理的安乐死的条款了,我坚决拥护执行!
2回复41分钟前
头像
非凡露珠EF
2
断饮食会不会很痛苦啊?
3回复1个小时前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推荐
关注
 全文
分享
6
583
关注
 全文
分享
评论
75
关注
 全文
分享
9
62
关注
 全文
13图
分享
2078
8884
关注
邓小平培养了两位接班人,为何最终选择江泽民?晚年邓公给出答案
08:01
分享
49
5050
关注
女人心狠起来,也是绝情。一个邻居42岁了,再嫁又生了一个女儿。一早刷朋友圈就看见她在晒女儿的满月照, 这邻居是二婚,前夫那边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大儿子都20岁了,小儿子也十八岁了。她... 全文
分享
277
201
今日头条
版本号:9.2.9
开发者: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权限列表
隐私政策
条回复
头像
楼主
关注
回复
刚刚
全部评论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