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story20240423-3480938
2024-04-23
陈家喜
近日,两场“生前丧礼”登上了新闻版面。第一场是HCA慈怀护理去年12月协助一名癌症末期病患米歇尔(Michelle Ng),在家为自己举办的生前丧礼。当天,丧礼请来了30多名亲朋好友,米歇尔准备了一些简单的食物和饮料,并邀请她最爱的乐队前来表演,同时借机会和朋友分享她罹癌的心路历程、最爱的书籍等,整个场面犹如一场生日派对。
出席这场丧礼的亲友都意识到,他们似乎圆了米歇尔的最后心愿。这也是他们能为她送上真挚又简单的祝福和道别的最后机会。在场面的悲凄当中,多了一分温馨和不舍。
米歇尔在致谢时说:“谢谢你们让我如此开心。听到你们的每一个笑声,看到每一个人的微笑,让我十分感激。”她也借机呼吁更多人了解临终关怀和HCA慈怀护理所提供的服务。米歇尔在这场生前丧礼结束的10天后,于今年1月2日安详离世。
HCA慈怀护理也在三个星期后,在官网把她的故事公诸于世。米歇尔在死亡当下所表现出的坦然,让人动容,维护临终的尊严,不仅为自己也为临终和死亡发声。
第二场生前丧礼却迥然不同。这是一场在马来西亚殡仪馆主办的新歌发布会,以死亡作为行销噱头,既无味也毫无创意可言。这场生前丧礼的主角是艺人黄明志,不是死亡。死亡是被操作的题材。人们对这场生前丧礼的意见和看法有诸多分歧。有些人认为他的用意是对的,但处理方式不恰当。有些人批评他处理死亡的方式似乎太轻率,尺度的拿捏也乱了套。
笔者作为殡葬与死亡教育前工作者,认为黄明志通过这场生前“丧礼”,高举死亡的旗帜,对社会造成了滋扰。他事后为这场活动的辩护,凸显了他对死亡和临终课题一知半解。
从米歇尔的生前丧礼,我们见证了道别、道谢、道歉和道爱。相反地也很遗憾地,从黄明志那里,我们只看到强词夺理、沾沾自喜、纷纷扰扰和商业考量的空洞。这两场生前丧礼犹如真与伪的代表。从米歇尔的生前丧礼,我们见证死亡和在死亡当下该有的勇气、坦然、恐惧和大方。在黄明志的活动上,经由操作后,我们看不到死亡,只看到鱼目混珠。当我们在死亡当下没有同理和感恩之心时,镜子里的我们只有面目可憎。当死亡不是主角时,我们关心的只有流量和自身的私心和利益。
任何关于死亡的思考,都引导我们怎么面对生命,它的稍纵即逝、它的脆弱和它的永恒价值。社会千万不该容许像黄明志这样的人,如此消费死亡和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观。
社会应当直视死亡的千疮百孔。与其说死亡是伤的痕迹,不如说是爱的印记。也因如此,为自己举办生前告别式,或为自己的临终做出适当且妥善的安排,本是社会讨论中应当鼓励和推广的事。所以笔者非常认同李腾在4月16日刊登于《联合早报》副刊的文章《生前告别式》,尤其是他所表达的经验和看法:“所谓的生前告别式,我觉得除了让当事人能够有重生般的感受外,也能让参与的亲朋好友倾吐心声,让彼此没有遗憾。”
笔者也考虑为自己举办一场生前丧礼。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祝贺,也是对生死的注视。这也是一个积极参与当下并通过与死亡对话,表达爱的机会。我们借着举办一场生前丧礼的方式,来承认死亡这不争的事实,把光明带入死亡的阴影中,创造一个欢乐和悲伤共存的微妙空间,以叙事的方式重申爱的持久力量。这场生前丧礼,能让我在亲友中充分表达自身的快乐、脆弱、悔憾和恐惧。
生前丧礼的蕴意在于摆脱对于临终、死亡、殡与葬的陌生,练习如何从第一人称,与生死坦诚相待,与自己未来的死亡进行一场又一场的对话。米歇尔在这一方面给了我们一个借鉴,值得我们去深思及学习。
从陌生到默认,直到与死亡共存,应当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
(作者是海运风险评估企业分析师、生死学研究者)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