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aobao.com.sg/forum/talk/story20250211-5857371
2025-02-11
戴文雪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互道祝福依然是主旋律,但一个特别的话题成为讨论焦点——1月26日中国发布的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对科技界的冲击。
这让我联想到新加坡引以为傲的教育体系。我们向来强调学术成就和终身学习,但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是否面临挑战?
与一群热爱中国诗词的朋友交流时,发现许多过去很少动笔的人,如今竟开始每天写诗,而且水平不俗。他们坦言,AI的帮助让创作变得轻松。回想中学时代,能写出流畅作文的同学会受到老师青睐,而当时要掌握中文写作至少需要四五年。如今,借助AI,即使不擅长写作的人,也能瞬间完成一篇文章。在这个时代,学生还需要老师吗?
AI确实降低学习各种技能的门槛,普通人可以利用AI工具进行创作:生成文学作品、剧本;辅助电影制作、剪辑;创作音乐、设计艺术作品。
有人说,AI时代是“天下无师”,这句话虽略显夸张,但并非毫无道理。中国五千年文明,培养无数杰出的教师,他们在启蒙和教育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孔子便是这一角色的典范。
尽管AI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辅导,但教师的作用依然无法替代。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价值观、批判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引路人。这些深具人性化的教育元素,尤其是在情感支持和人际互动方面,是AI所无法完全取代的。
AI的到来让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如同火开启文明纪元。面对这一变革,政府应与时俱进,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
政府可加强教师的AI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将AI工具融入教学。教师须学会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AI,实现学习目标,填鸭式教学已不再适用。
二、推广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应成为社会共识,政府可提供更多在线课程和培训项目,帮助年长者适应AI时代。在这个时代,生命的质量在于学习。
三、加强AI伦理教育:
我国应加强AI伦理教育,防止技术被滥用在诈骗等不法行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确保AI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人工智能只是科技工具,应当被用来推动人类进步,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与质量,而非相反。如果我们偏离这一初衷,人工智能可能反而成为束缚人类的工具,使人类沦为它的奴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