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7, 2024

(Text) 人如何做到视死如归

人如何做到视死如归

作者 李银河
中国社会学家

30/4/2024

我已过古稀之年,距离平均预期寿命没有几年了。我有时会心情复杂地想道,我怎么还没觉得死亡已经近在眼前了呢?无论是身还是心,都还没有衰老的感觉,这可能得益于我一直控制三高,坚持每天走步半个小时。此外,我看到国外一个医学研究报告,说人从60岁开始大脑两半球的协调更趋佳境,同时发力,比年轻人智力状态更好,这个趋势能一直保持到80岁。我在想,到80岁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开始衰老了呢?

人死后究竟是个什么状态呢?灵魂会活着吗?会投胎转世吗?因为科学能够解释的事情只占5%,那就有95%的现象还无法了解,无法解释,那人死后灵魂究竟存不存在就很难说。再说,即使灵魂存在,那个灵魂还是不是我也很难说。问题还不在这里,无论我死后灵魂存不存在,那个灵魂还是不是我,它都是一个极其渺小的东西,就像一粒宇宙的微尘。在50亿年之后,在地球热寂之后,它存在与否有什么关系呢?

人只要这么一想,就会一点也不怕死了:我的生命化作一股青烟,徐徐飘散。如此而已,岂有他哉?这么看,的确没有什么可怕的,视死如归很容易做到。由于种种机缘巧合,人来到了人世,最终归去,遁入虚空,不是理所当然的归途吗?无奈人的一生过于短暂,一阵折腾过后,悄然离去,不留踪影。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那么浪漫的人,那么浑身诗意的人,不是也就那么在一个飞机事故中香消玉殒了吗?何况我们这些俗人,即使苟活到百岁,谁又能有什么不同呢?

重要的是生活质量:人活着的时候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是享受的还是煎熬的?是明朗的还是抑郁的?是压抑的还是自由自在的?在生活质量的光谱上,每一个人落在不同的点上。惟愿自己的生命落在质量较高的一端,快乐超过痛苦,享受超过煎熬,明朗超过抑郁,自由超过压抑。只要这样活过一生,在死亡到来之时就能无所畏惧,从容不迫,视死如归,欣然离去。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