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ugust 9, 2022

*两成患者三个月内或复发 小中风小看不得*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feature/story20220809-1301186




中风是本地第四大致病死因,每年约占死亡人数的6%。但是小中风因为发作时间短,来得急去得快,患者往往不以为意,因此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中风发作。在中医理论中,中风体质指的是哪些人群?治疗小中风的关键目的是什么?年轻人的中风概率高吗?

两周前,台湾艺人余天发生小中风,幸好急救得时,入院接受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小中风,是由于脑组织某一局部区域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血液供应暂时中断或显著减少),引起脑局部组织功能暂时性丧失。由于小中风发作时间短,来得急去得快,患者往往不以为意,以为很快恢复后就没事。医学上称这种小中风现象为中风预兆,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上,小中风都有先兆,它和轻度中风又有何不同?哪些人容易患小中风?受访医生分享中风的类别和预防中风的方法。从中医角度,小中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治疗过不少中风病患的恒顺慈善医疗中心顾问贾宏录教授说,小中风是中风的前兆症状,一般会出现眩晕、平衡失调、恶心呕吐、口齿不清、吞咽困难,半边面部或肢体麻木,一时性的视力模糊、黑蒙或失明,少数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临床发作可呈一次性或反复性,患者的症状一般在30分钟内恢复正常,部分在数小时后得到缓解,极少出现超过24小时的症状。

恒顺慈善医疗中心顾问贾宏录教授:小中风是中风的前兆症状。(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说,小中风、轻微中风和严重中风在临床虽然症状有相似的地方,但在发病因素和预后有所区别。相对于小中风由于脑供血短暂性缺血而出现的类中风症状,轻微中风和严重中风因为脑内出现血栓或出血,脑实质内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症状与脑部受损的部位及严重性有关,症状持续时间也较长。轻度中风一般在治疗及复健后,预后比较良好;严重中风预后差,可出现不同的后遗症如偏瘫、吞咽困难、痴呆健忘,甚则出现死亡。

四类易中风体质

在中医理论中,小中风好发于以下人群:

一、痰湿偏盛之体:中医认为痰湿内盛,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风痰上扰脑窍就可能出现小中风。临床上,这些人多为体形肥胖,胸闷痰多,腹部胀满,身重疲倦,面部油脂较多,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平时饮食喜欢肥甘厚腻,较少运动。

肥胖又“三高”者,属于中风高危群。(iStock图片)

二、肝火偏旺之体:中医认为肝火上炎,火热生风,风火上扰,阻塞脑络就可能出现小中风。这些人多为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头晕头胀,排便不畅,舌红,舌苔黄腻。平时精神紧张,情绪不佳,压力偏大。

三、阴血亏虚之体:中医认为随年龄增长,肾阴渐亏,精血不足,肝失所养,肝阳上亢化风,扰动脑窍而出现小中风。这些人多为形体偏瘦,头晕耳鸣,头重脚轻,健忘,腰膝酸软,口干,潮热,失眠梦多,舌红,舌苔干少。多见年龄偏高,或熬夜耗伤阴血的人群。

四、气血郁滞之体:中医认为气血郁滞,血行不畅,气血难以上达脑窍,脑窍失养则出现小中风。这些人多为面色偏暗,口唇暗紫,皮肤干或龟裂,或有头痛固定、刺痛或胀痛,女性可见痛经,月经血块多,舌暗,舌下静脉曲张。

从饮食、情志及运动调护

贾宏录教授指出,中医理论中,预防小中风可从饮食、情志及运动多方面调护。

·饮食

在饮食上提倡饮食规律及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如油炸或肥肉,偏咸的食物如咸菜咸鱼。

痰湿体质者可减少容易导致生痰湿的食物,如甘甜油腻、寒凉之物;肝火偏旺及阴虚者可减少生热上火的食物,如辛辣、烤炸之物。此外可适当摄取如黑木耳、芹菜、山楂、柠檬等中医食疗中有活血通络作用的食物。由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为中风的诱发致病因素之一,不同的相关疾病应个别注意饮食习惯。

肝火偏旺及阴虚者可减少生热上火的食物,适当摄取黑木耳、芹菜等活血通络的食物。(档案照)

·情志起居

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气血运行有密切的关系。保持情绪舒畅则气血运行通畅,脑窍能得到气血的荣养,血行不受阻滞。培养爱好、运动、作息习惯可帮助情绪得以纾解。此外当减少熬夜及过于劳累,避免损伤五脏气血。

·运动

规律的运动可增强气血运行,保持血管、肌肉、筋骨的健康及柔韧性。贾宏录说:“建议进行一周三到五次30分钟的低中强度运动。老年人练习八段锦、太极、气功也是良好的运动选择。”

经常运动,配合均衡饮食,可减少中风概率。(iStock图片)

中医治疗选择

小中风发作后已排除中风迹象的患者或反复性小中风的患者可接受中医治疗,减少症状及调理体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可改善体质及现下的症状。

贾教授指出,如上述四种体质,痰湿偏盛者建议半夏白术天麻汤、六君子汤等;肝火偏旺者建议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等;肾阴不足者建议镇肝熄风汤、杞菊地黄丸等;气血瘀滞建议桃仁四物汤、通窍活血汤等。

此外,针灸穴位常用四神聪、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太溪、丰隆等。治疗用药须在中医师的诊断及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本地中风患病率多高?

莱佛士脑神经医疗中心脑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蔡建星指出,中风是本地第四大致病死因,每年约占死亡人数的6%。在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患病率约为4%。

中风可分为两种类型。

·缺血性中风(动脉阻塞)

当斑块的物质在动脉内壁积聚时,将引起动脉阻塞。当血细胞和脂肪细胞粘附在斑块上时,阻塞物或血栓就会增长变大而堵塞正常的血液流动。阻塞物或血栓可以在患者脑部的动脉中形成,或在体内的其他动脉中形成,然后随血液流入大脑。

·出血性中风(动脉破裂)

这是因脑部动脉血管破裂所致。血液流动中断导致大脑受损。长期高血压会使动脉血管随着时间而变得脆弱,这是出血性中风的主因之一。动脉血管脆弱的位置称为动脉瘤,它们可能会因过度拉扯而最终破裂。

小中风是否有可能第二次发作并爆发为更严重的中风?

莱佛士脑神经医疗中心蔡建星医生:五分之一患者可能会在三个月内出现全面中风的危险。(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蔡建星医生说:“是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五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出现全面中风的危险,因此须格外注意。”而且小中风症状通常在一天内自行消失,因此一些患者可能会“忽视”而不求医。

是否能通过血液测试预先发现小中风?

蔡建星医生说,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血液测试来检查是否有小中风迹象,但是验血对检测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胆固醇水平等的控制很有用,也可提早预防。

当有人突发小中风时,应立即求医,进一步做脑部扫描和评估病况。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脑神经内科助理顾问医生赖业贤受访时指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与中风症状类同,但是在永久性损伤发生之前,血流及时恢复,症状就会完全消失。与大中风相似,如果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受到良好控制,生活方式变得健康,那么小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小中风是因大脑或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血液流动出现突然而短暂的阻塞,这可能是由于体脂沉积或从身体其他部位如心脏输送的血管血栓形成而导致血管的狭窄。

小中风警号

小中风的警号通常是突然出现的,包括下列征兆:

·脸一边耷拉/面瘫;

·身体一侧手臂无力:无法抬起双臂到头顶上方;

·语言障碍:含糊不清,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或理解他人的说话。

赖业贤医生说:“如果出现至少上述一个症状,是时候打995救援了。”

治疗小中风的关键目的,是防止再次发生小中风或更严重的中风。通常,医生主要提供患者一种稀释血液的药物。此外,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中风的风险,这包括戒烟、定期锻炼和调整饮食。高胆固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也须要定时服药,并定期给家庭医生复诊。

小中风患者,其症状通常持续几分钟,多数在一小时内消失。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持续24小时。这些症状通常会完全消失,脑成像显示无永久性脑损伤。而轻微中风患者,仍然可能有中风的体征,从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可看到轻微永久性脑损伤。

CT扫描显示患者左脑缺血,患有缺血性中风或脑血管疾病。(iStock图片)

赖业贤医生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房颤等更为常见,这些都是中风的关键因素,却也是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通过适当的治疗,可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年轻人若存在这些风险因素,他们中风的概率也高。

小中风高危群  

哪些人是小中风高危群?

·所有年龄层的吸烟者;

·老年病人;

·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房颤(心律不齐)和心脏病等疾病且控制不良者。

赖业贤医生说:“如果小中风不给予治疗,三个月内中风的风险高达20%,而且多数发生在头10天内。”

一些人在睡眠中发生小中风,应注意哪些事项?

国立脑神经医学院赖业贤医生:治疗小中风为防止再次发生小中风或更严重的中风。(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说,如果小中风发生在睡眠中,病人可能无法意识到任何症状。醒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齿不清,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的症状,具体取决于受影响的大脑区域。如果在醒来时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叫救护车求援。

一旦接受适当的诊治也降低进一步中风的危险后,小中风患者通常可以恢复日常活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