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双刃剑
近期,有很多关于社交媒体如何影响心理健康的讨论。成年人尚且无法克制社媒的使用乃至成瘾,更何况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所以有些国家甚至考虑采取最低年龄限制来统一控制。
社媒让用户可通过电子通信形式共享个人信息、想法和其他内容如照片和视频等。 在X、LinkedIn、Instagram、YouTube等社交平台,多数用户每天都会活跃于他们喜欢的平台上。脸书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社媒平台,用户中有四分之三每天至少登上该网站一次。
青少年在使用社媒时碰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青少年的成熟度,已有的心理健康状况,个人价值观和生活环境。社媒可能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抑郁、睡眠质量差、孤独、自卑、自恋、强迫行为、成瘾和形象问题等。当青少年无法连接上互联网或社交网站时,他们会感到担心或不舒服。
被不切实际的帖子误导
研究结果显示,每天花三小时使用社媒与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较高相关,心理健康状况更差,幸福感更低。社媒的负面影响通常归因于帖子中不切实际的描述,引导一些青少年形成对他人生活或身体的非真实看法——爱慕虚荣,感觉不够格,不比他人好。此外,社媒上的某些冒险相关内容以及负面帖子或互动,可能导致青少年的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或鼓励他们与进食障碍相关的习惯,如饮食障碍症。
青少年也可能碰上网上骚扰和网络欺凌的风险。他们在社媒上可能分享非常私人的事;或在愤怒或沮丧之下不加思考发布一些信息或私密照。社媒平台上龙蛇混杂,在线猎手会试图利用、骚扰、勒索或敲诈这些青少年。青少年也可能接触与歧视、仇恨或网络欺凌相关的内容,增加焦虑或抑郁的风险。
除了心理健康问题外,青少年也可能因长时间久坐和少活动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常见的肥胖症、高血压等代谢综合症。
善用社媒可带来正面影响
当然社媒也可能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正面影响。通过社交网络,他们能与有相同爱好或经历的人彼此提供支持;尤其是当青少年在线下缺乏社会支持或感到孤独,正在承受巨大压力,或是属于经常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种情况下,社媒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资源,提升自我表达能力,自我认同,学习机会,分享创意项目或与失散已久的朋友重新联系与沟通。青少年也可通过社媒查看或参加鼓励公开讨论心理健康等主题的适当聊天论坛,并针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寻求帮助。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人们与社媒的互动方式正在迅速改变,例如学校也使用数码产品作为辅助教学。家长在防止社媒妨碍青少年活动、睡眠、饮食或学习时,可以设定每日的使用时间限制,或选择在特定时间段禁止使用社媒,例如家庭用餐时间和睡前一小时。家长应定期与孩子沟通社媒相关事宜,鼓励孩子说出是否遭遇网络上的烦恼或困扰。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设定清晰的社媒界限,甚至考虑牺牲自己对社媒的使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