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20904-1309462
2022-09-04
客工援助组织“康侍”创办人之一吴伟良医生,前年8月底卸下主席职务,以顾问身份退居幕后。
这位草根的全科医生,为何选择在冠病疫情期间“急流勇退”?
本期《人物面对面》,吴伟良畅谈客工、家人和病人带给他的感动和学习过程。
要到对面的惹兰固哥(Jalan Kukop)吗?顺便看看居民的生活。
傍晚六时半,摄影同事在振瑞路万豪登大厦(Manhattan House)的诊所里外拍了一轮,吴伟良医生(62岁)问道。边走边聊,谈到屋龄已过半百的大厦,数年前开展的集体出售计划。他说,多数人都签了,若集体出售成功,他考虑在附近租个地方继续行医。“这里的居民,最让我放不下。”
走到“固哥21熟食中心”,“日饕福潮州猪杂汤”摊主林愈发(63岁)看到吴伟良,一脸欣喜说,哇,Dr Goh,今天带三个女保镖来啊!吴伟良用潮州话问:你的脚ok了吗?
“还是老样子。操劳,没办法,站太久了。”
林愈发说,他是吴伟良的病人,“几十年咧!从他一开诊所,我们就认识。他是个好医生,同时也是我的老顾客。”
1979年,20岁的林愈发在那儿开档,一晃43年了。对吴伟良的乐善好施,他赞不绝口。
外号“没冲凉”的老店家傅湘水,妙语如珠,逗得吴伟良医生哈哈大笑。(萧紫薇摄)
走到“傅金山”杂货店,吴伟良用福建话大声喊道:bo zhang zui(没冲凉),好吗?我带朋友来。
话音一落,霎时温馨四溢。老店主傅湘水(69岁)开玩笑说,一次他到诊所,助理喊Poh Siang Chwee时稍微“走音”,惹得在场病人哈哈大笑,名字从此敲定。
傅湘水说,他自1967年经营杂货店,住杂货店楼上。过去30多年,一家五口都给吴医生照顾。
他大赞对方医术高明,夸张地说孩子只喝“一格药水就痊愈”。多年前,吴医生劝他不要喝酒,他很听话,不喝了,“省钱、省痛”。
居民关系如朋友 以自身联络网提供帮助
“又免给我骂,对吗?”吴医生接话,笑说。看着居民与吴伟良的互动,那种默契、情感,不言而喻。
回到诊所,记者拿出八旬老妈做的芋头糕,给吴伟良和康侍公关当晚餐。
吴伟良赞好吃,笑说常吃居民和前居民送的芋头糕、笋粿。
“有个锡安路炒粿条小贩,我帮了他儿子,他也带吃的给我。他们买来,我就除下口罩跟他们一起吃,他们也乐在其中。”
吴伟良个性随和,笑声具感染力。交谈间,不时抛出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高1.83米的他,尽管经常被许多病人“喂食”,却还显得“苗条”。
诊所茶几上,放了一份《联合早报》。他说,诊所开业至今,早报订阅没间断,因为病人都讲华语,他也用方言跟病人沟通。
“刚才走了一下,觉得如何?社区凝聚力很强,好玩,对吗?”
“居民拥有的不多,却愿意跟我分享。能服务他们是种喜乐,我没当他们是病人,而是朋友。”
他说,可向居民学习的地方很多,比如待人处事的气度。吴医生见多识广,居民连医药以外的大小事,都跑来请教他这个“村长”。
“大学该念什么啦,甚至婚事,一些叫我跟他们的孩子谈,看考完O水准或理工学院该往哪发展。我介绍他们基金会,让他们申请奖学金。用我的联络网,帮一点小忙。有些孩子来自破碎家庭,真的很不容易。”
他用两手互握,阐述老居民如何牵着他的手,用潮州话说:“noi gun(医生),你好吗?你要照顾,有Covid。医生破病(生病),我没医生医啊!”
演示完毕,哈哈大笑说:他们真的很可爱!
眼前的邻家医生,其实也一样可爱。
客工第一笔捐款 让他和“康侍”学会谦卑
客工老远来“赚吃”,工伤后却把部分赔偿捐给康侍,让习惯“施”的吴伟良学习“受”之艺术,更懂得兼顾客工尊严。
2009年左右,尹姓中国客工工作时出意外,两耳永久受损,沮丧万分。康侍义工带他看耳鼻喉专科医生,有人捐了助听器给他。
为了答谢康侍,尹先生要把所获得的部分赔偿金捐出来表心意。
吴伟良描述说:“我为尹先生感到愤慨,可怜他到本地赚吃,却丧失了听力。我更气自己,因为照顾的对象,居然要给我们钱。”
吴伟良当下回拒尹先生,表明赔偿是给他和家人的,而且也没多少,“你怎能给我们钱?”
尹先生说:“吴医生,如果你不收下礼物,就不是我的弟兄。这几个月来跟康侍结下的情谊,你觉得,我不是个有能力可以给的人?”
这番话,如当头棒喝,让吴伟良反省。“尹先生固有的尊严,在我收下他的礼物后展现了出来。接受也是门艺术,施予的同时也需要懂得接受,礼尚往来。”
吴伟良不愿透露捐款额,只说跟尹先生的工资相比,是大笔钱。
吴伟良说,有病人带一块钱的豆花水请他,他道谢后喝下,他们反说谢谢,“谢谢你看得起我,其他人不接受。”
诊所附近的店家或摊贩,也常请他吃。“我不能总拒绝,像‘没冲凉’,我偶尔会喝他招待的饮料。我们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
“我们服务人群,习惯施,但当他们要施予时,我们也必须学会谦卑地接受。”
承传先辈大度大量
日治时期,外祖父母“蜗居”有钱人家的车房的故事,让吴伟良深受启发。
他们从泉州来,住如切店屋的一个小房间。战争爆发后,从商的富裕同乡,让贫困的外公外婆和其他同乡,住他大房子内的车房。
难能可贵的是,有钱同乡的恩惠还超越一代人。吴伟良的父母结婚时,他让这对新婚夫妇免费住在他其中一个房子,长达五六年,好让小两口存钱买房。在吴伟良的记忆中,常有“问题孩童”借住他家,因为妈妈也延续同乡乐善好施的精神。
“当时人们很多东西都共用,充满甘榜精神。如今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变得更个人主义,忘记如何分享资源,渐渐失去这样的甘榜精神。”
“时代快速改变,我们有时忘了停下来好好思考反省。如果能重新探索分享,或许可找回祖辈留传的分享精神。”
他认为,过去人们习惯分享,或许因为来自大家庭,懂得与兄弟姐妹分享的缘故。现在小家庭居多,孩子就一两个,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你习惯分享,你就知道如何分享。”
他认为新加坡的教育制度、社会文化必须改变,须积极、特意地培育这方面的价值观。他举客工为例说,客工有分享文化,虽无财力,却愿意买小礼物给义工。
“他们也分享才能、语文技能,比如充当通译员。再累,也来当义工。这不就是分享?为何我们不向他们学习?”
吴伟良单身,有一弟两妹,父母都是中学教师,父亲后来转当军人。
小时常生病、常看医生的吴伟良,感觉医生像家族朋友多一些,从小立志当全科医生。
这名海格男校优异生,进入莱佛士书院,毕业后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念医科,也是班上第一名全科医生。
当他说要当全科医生时,同学还问他,是不是考试不及格?因为在那时只有成绩达不到指标,才会去当全科医生。
也曾迷失彷徨过
但他最清楚自己的能力,自认是“通才”(generalist),不钻牛角尖,有创意,看懂大局。
1985年,他正式穿上白袍,到了1988年,靠着父母和自己的积蓄,向同行买下振瑞路的“万豪登医务中心”。
病人送的“仁心仁术”匾额,高挂“万豪登医务中心”里。(萧紫薇摄)
诊所靠近牛车水,附近有不少租赁组屋,为他开启服务贫困社群的一道门。在那里一待,也将近34年了。
他说,不论是医生或司机或无业,我们都能在某方面贡献社会。“从这些居民身上学习,真觉得被他们爱护和照顾还多一些。”
过去接受媒体访问时,他曾透露有段迷失彷徨的过去,当时追求物质生活,包括买玛莎拉蒂、成为新加坡岛屿俱乐部会员。
1995年,他跟朋友到蒙古做人道救援工作,另一世界迥然不同的艰苦生活让他顿悟,彻底改变,放弃了奢侈生活。
他积极参与多国的救灾工作,包括印度奥里萨邦(Odisha)风灾、土耳其地震,以及印度尼西亚海啸等。
此外,他也和包括红十字会、世界宣明会等非政府组织(NGO),建立强大的联络网。
步入人生“秋季”
吴伟良说,他已步入人生的秋季,希望能制造更多包容空间,也有更多时间督导他人,尤其是千禧一代和Z世代。
吴伟良也是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NVPC)董事会成员。他目前每周三天看诊,其余时间忙“课外活动”,包括协调人道支援工作,督导本区域年轻领袖和义工。
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新生导师(house mentor),通过饭局等关怀活动,协助一组医学生融入医学院。与此同时,吴伟良也带领一些医学生,到附近邻里走动,让他们深入民间。
“医学生有自己的世界,让他们接触不同生活层面很重要。未来他们如果成为领袖、政策制定人,会记得碰过跟他们不一样的大叔、客工,了解民生。”
他说,康侍吸引许多学生加入义工行列,关键在于接触面广泛,以及结下的情谊。
隔一条街 就是另一个世界
吴伟良真正接触到客工,得从20多年前说起。约在2000年,他碰到为客工提供无偿服务的牙医朋友后,自告奋勇要介绍医生朋友和学生给他,助他一臂之力,而自己也成为义工。“当时,我没想太多,就只是去服务。”
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在本地协调援助工作时,认识了参与同个救灾工作的商人董鑫荣。两人一次闲聊时,提到了客工。“我们像突然被点醒了,发现客工这个缺口。”他指出,虽然当时也在帮牙医朋友,却没看出客工其实是个长久存在的“隐性课题”。
吴伟良医生为客工看病。(康侍提供)
2006年,他在董鑫荣和一群医生朋友协助下,在芽笼23巷逢星期六下午为客工看病,问诊费五元。原以为这样的收费病人一定络绎不绝,不料却门可罗雀。
他于是跨过一条街,走进双位数巷口——性服务者工作据点和客工住所。吴伟良走入弱势社群,跟皮条客做朋友,后者介绍他许多客工和性服务者。他曾在中学职业研讨会分享说,客工若不跨过一条街,就不知诊所的存在。这道理就如“跨出一小步,我们就能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吴伟良说,设立康侍时,纯粹要让客工得到医疗照顾,深入接触客工后,其他问题如经济困境接踵而来,发现并不那么简单。
“像其他非政府组织一样,我们发现有限的资源无法应付每个人的需求,必须专注做好原先的那块。”
以基督教价值观设立的康侍,如今也提供心理健康、牙科、热线辅导等服务,甚至为客工车资卡、手机添值等。
如今,有更多人知道康侍的存在,特别是在冠病暴发后,让他很受鼓舞。康侍设立约八年后,发现慢性病的治疗是客工的长期需要,也发现须研究客工相关的法律课题,“这些都不是一夜间产生的问题,我们都还在学习”。吴伟良和康侍曾共同获颁2017年《海峡时报》“新加坡年度人物”殊荣。
奖项旨在表扬以无私行动克服重重困难,让新加坡在国际享有名声或打造更美好社会的人。
别给组织留下“长长的影子”
2021年,康侍服务近12万名客工,提供超过8000次物理治疗、医疗和牙科问诊,为1900名客工提供热线辅导等。目前,康侍的义工共约700名,超过55%是医疗人员(包括约130名医生和牙医)。
另一创办人董鑫荣在康侍设立七八年后离开。吴伟良原本计划在2020年2月退出,后来因为冠病疫情而留下。
两人都相信,创办者往往会在组织留下“长长的影子”;唯有离开,组织才能继续成长。“前年8月能够顺利交棒,让我非常高兴。冠病疫情暴发后,整个团队表现出色,把康侍带到另一阶段,在我意料之外。”
吴伟良说,他已过了60岁,要做的是尽量给予他人空间。“别人成功,也是种成功。我也鼓励在不同机构的朋友,为自己寻找新的‘季节’,把空间让给别人。长久不放手,会扼杀自己和组织的成长。”
他说,疫情期间大家无法出门,更常使用社交媒体,留意到客工问题的人也多了。
“但我希望新加坡人能持续关注那些影响深远、却不为人知的课题。要有怜悯之心,清楚周遭的事,而不只是在危机时刻。”
冠病暴发后,新加坡人较留意到客工问题,也知道客工援助组织“康侍”的存在。吴伟良医生(左)与商人朋友董鑫荣,数年前在一个活动上分享共同设立康侍的经过。(康侍提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